澳洲是個相當注重生活品質的國家,到處都有綠地、公園,
有別於雪梨的大都會氣息,墨爾本則是充滿綠意的城市,
在墨爾本處處都是綠蔭公園,藍天綠地,空氣中彷彿可聞到一股人文與藝術融會合成的芬多精。
墨爾本的公園綠地佔全市四分之一以上面積,有「南半球花園之城」的美稱。
其中費茲羅花園Fitzroy Gardens,佔地65公頃,為墨爾本最大公園。
來到墨爾本的遊客,必定來此逛逛。
費茲洛花園名稱由來是Charles Augustus Fitzroy爵士,
他從1846-1855年先後擔任過澳洲的西南威爾斯省長和澳洲殖民地總理,
該花園從1848年設立,到1862年正式命名為Fitzory Gardens,
花園中的溫室
花園中最出名的景點則是「庫克船長小屋」,
庫克船長被澳洲人視為建國者,就是由他發現了澳洲大陸,
開啟了英國人民移民進入,使得早期的人們認為庫克船長就像是他們的國父一樣,
庫克船長
庫克船長是18世紀英國最偉大的航海探險家,他曾經3次遠渡重洋來到南半球,
他不但發現了澳洲大陸,也發現了紐西蘭和夏威夷等太平洋的眾多島嶼,並証明南極大陸的存在。
1770年4月19日他是第一位英國人在雪梨登上了澳洲大陸。
幾天後,他們離開了雪梨,沿著澳洲東海岸繼續向北航行,
後來在澳洲大陸最北端的Cape York (現名Cook Town),
他考察了當地的地理,氣候和動植物,他認為這個地方適合於人類的生存,
所以他就將整個澳洲大陸的東海岸宣佈為英國的領土,並命名為「新南威爾士」。
幾年後,因戰爭的因素,1788年1月26日,在菲利浦船長的率領下,
第一批英國流放犯人的船隊在雪梨港登陸,從此掀開了澳洲近代歷史的篇章。
所以後人將庫克船長譽為澳洲的建國者,1月26日定為國慶日。
正是由於他和隨行科學家對這片處女地的描述,才有了英國對澳大利亞的殖民。
伴隨著英國人的開疆辟土,澳大利亞東海岸陸續出現了雪梨和墨爾本等大中城市。
因此,澳大利亞白人對庫克船長一直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他們稱庫克為“澳大利亞之父”,
雖然在庫克發現澳大利亞之前,當地土著已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4萬年。
以上圖片來自:維基網站
英國海運來的小屋
1933年,庫克Great Ayton老家的擁有者 Dixon夫人要將庫克老家房舍銷售,
1934年是維多利亞建省百年,墨爾本的名人格林威德爵士買下這棟小屋送給維多利亞省當作建省百年禮物。
但是售出之後Dixon夫人卻反悔,主張庫克船長的老家應該完整被保存在英國,
甚至用大不列顛帝國等精神說服澳洲人放棄此交易。
Russell Grimwade購買庫克老家後,將一磚一瓦都拆除打包成253箱運送到墨爾本。
費茲洛花園雀屏中選成為庫克房舍位於澳洲的所在地,原因是因為歐洲風格的綠樹,
還原庫克船長房舍工作在半年內完成,與原本在英國的房舍一模一樣,重現18世紀的原貌。
爾後雖在1950年代與1978年做了兩次修復,但均保持18世紀的房舍風格。
(以上資料來自費茲洛花園澳洲網站與wiki)
導遊說今天的澳洲人,把庫克船長視作個人奮鬥的傳奇。
一個出身貧寒的英國少年,16歲開始海上航行,
最終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有名的探險家和許多大陸、海峽的發現者,
並且死旅途中——庫克死在夏威夷,其屍體被當地土著分食。這簡直是一個標準的傳奇。
小屋前的老樹
這座不起眼,掩映在花叢中的英式小屋,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少年時代的故居。
小屋旁綠樹蔥蔥,鳥語花香,帶著濃厚的英國鄉村色彩。
現在故居的大門石樑上仍然刻著他的父親JAMES和他的母親GRACE的姓名中的第一個字母。
故居裡面是按照18世紀英格蘭北部的普通民居風格陳列著各種家居和裝飾品。
樓上是他父母的臥室,樓下有一間是廚房和會客廳,
還有一間是庫克船長每次航海歸來時在此居住的小臥室,
後花園栽種著許多英國本土的花草,蔬菜和水果。
小屋的墻面藤蘿蔓布,磚瓦經過風雨的侵蝕,顯得有些斑駁
小屋外有豎立一面英國國旗
庫克船長一家人
小院裡頭種植的各色植物,據說都是在庫克第一次航行中,隨行的植物學家採集的品種,
但當時對於英國乃至歐洲來說考都是新品種。
太陽超大的,大到我只想躲在帽子後面,連寧緻的風景都不想再觀賞,一心只想逃離太陽~~~
太陽大到我照的花都曝光啦~~下次要記得調低曝光補償。。。
公園裡的咖啡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