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夾角成60度的合掌造屋,在40年代時就被德國建築學者讚揚白川合掌屋是最合理、最理性、最天人合一的建築。這裡的冬天十分寒冷,設計成傾斜角度的屋頂即是防止沉重的大雪壓頂,整個村莊也經常受困於大風雪與外界交通中斷,但也許是因為這樣,更令其可以不被外界打擾而保留得天獨厚的寧靜與未被破壞傳統景觀。
全村有百餘幢以茅草覆頂建成的房屋,合掌屋不用一根鐵釘的合掌屋,全屋都是以卡榫、結繩結成,並以「茅葺(かやぶき)」舖頂,每隔三、四十年就必須更換老朽的屋頂茅葺,每換一次,就要現值約日幣上千萬元,即使由政府補助90%,算一算,居民自己也要出上百萬日幣。而更換茅葺需要大量人力,這是一件無法單靠自家人完成的浩大工程,幾乎要全村動員;只要哪一家要換屋頂,就看到村裡壯丁如同螞蟻般密密地各自佔據屋頂一角,或傳遞草束,或仔仔細細地將草束縫結在屋頂上,每一戶人家的屋頂都是這樣靠著大家的努力搭蓋出來。
長男持家的習俗
合掌村有個傳統,只有長男才可以結婚娶老婆,次男之後的男丁就要跟其他家人睡在合掌屋的二樓,如果次男要結婚就要搬出原本居住的合掌屋,還要改姓,然後重新建立一棟新的合掌屋,所以在白川每棟合掌屋的姓氏都不同。
「家中只有長男可以結婚」,63歲的神田朝代在解說自家屋中擁有「火見窗」的「中二階」時提到,沒想到這座遺世獨立的小山村200多年的傳統習俗,引起的好奇程度不亞於對世界級人文建築的興致。
「中二階」指設在一、二樓之間的夾層,是給家中未婚的兒子跟僕人們共用的空間,長子一旦結婚便住進一樓的房間中,弟弟們則繼續窩在半閣樓睡通舖。若是次男、三男遇上心儀對象產生戀情有了「愛的結晶」,也要算是大哥大嫂的!其實次男若想娶妻成家,必須自立門戶,而且根據當地習俗,還得改家姓!就像神田家創建人原是「和田家」的二兒子,在將近200年前決定獨立自組家庭,因為興建家屋時,附近的八幡宮神殿傾倒在基地上,於是便取名改稱為「神田家」。除了改姓,還被父母要求房屋高度不得超過老家。
↑上錄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mar/20/today-travel1.htm
合掌村最怕的就是火災,因此來到合掌村,會看到村內有許多的消防栓和噴水槍設備。表面鏽蝕的舊式消防栓處處可見,有趣的是,當地消防栓有別於設置地面的一般消防栓,全都高坐水泥台上,如此一來即使積雪也不至被掩蓋,好隨時發揮功用
合掌聚落擁有交錯縱橫的圳溝渠道,流經住家屋舍四周,除了提供灌溉農田用水外,更便於取水來作消防。順著大溝遊步道,景象優閒得讓人神往。溝渠中還有肥肥得魚群,水質清澈,。
因為全村都是木造及茅草蓋成,為了防火,村中處處可見溝渠
溝渠中水質非常乾淨,清楚可見魚兒悠閒其中